——報名熱線—— |
0516-83701234
13605218708
13685159049 |
|
|
著名音樂教育家李重光談怎樣輔導孩子練琴
|
【發布時間:2014-3-25】 【瀏覽 3415 次】 |
|
怎樣輔導孩子練琴,這是怎樣教孩子學習音樂中的一個十分突出而重大的課題。學樂器,無論是彈鋼琴,電子琴,拉提琴,或是打揚琴,上課的時數,一般每周不會超過一個小時。而大量的時間,重要的工作,是練琴。所以說在學琴的整個過程中,練琴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問題很明顯,老師教得再好,學生不練琴,等于零。技能、技巧不練不行。有的孩子,光上課,不練琴,或者很少練琴,這是不會有什么進步的。應該怎樣練琴?對孩子來說,領會很難,掌握就更難。因此,家長進行適當的輔導是不可缺少的。
怎樣輔導孩子練琴,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講:孩子學琴,等于大人在學琴。我看這話并不過分。因為一般家長,大都不懂音樂。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你一滴水也沒有,怎么能輔導孩子練琴呢?所以孩子學琴,大人也一定要跟著一起學,而且要認真地學。這樣,才能夠正確領會老師的教學要求、方法、步驟。才能夠輔導孩子進行練習。
我這里講的練琴,主要是鋼琴。但由于所涉及的問題,都是一些基礎知識,所以對于學習其他樂器的孩子,特別是對學電子琴的孩子,都會有某些參考的價值,因此,不學鋼琴的孩子的家長,看看也是大有好處的。
為什么我主要講鋼琴呢?這是因為鋼琴這種樂器,性能完善,用途廣泛,它不僅可以彈旋律,也可以奏和聲;能夠獨奏也能夠伴奏;甚至可以彈出交響樂、大合唱的聲音效果。而且經典文獻極為豐富,這是其他任何樂器所無法相比的。所以人們把鋼琴稱為樂器之王。
小孩子學音樂,無論是唱歌或學樂器,會一點鋼琴十分必要,也大有好處。小孩子學音樂,主要是打基礎,會彈鋼琴,這是學習音樂的重要基礎,將來無論是學唱歌,搞樂器,以及作曲、指揮、理論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會彈鋼琴很重要。
下面我就按照課前準備、課中領會、課后練習三方面,來談談怎樣輔導孩子練琴的一些有關問題。
這里的準備,有著多種含義:學琴前的準備;上課前的準備;孩子的準備;還有大人的準備。這里既有物質方面的準備,也有思想方面的準備。如鋼琴、琴凳、腳凳、琴燈、琴譜等,這是屬于物質方面的。購買鋼琴要買那種經濟實惠、琴鍵不要太窄太輕、要有力度的琴,音色逼真,力度感強、質量過硬。這樣便于孩子練習。琴燈也是不應忽視的。一般臺燈放在琴上,光線不能夠恰好照到琴譜,而且刺眼,長期使用,必傷眼睛??醋V彈琴本來就費眼睛,光照角度、亮度不合適,眼睛很快就會疲勞,影響練琴,有損健康,一定要注意。思想方面的準備就更多啦?,F在許多孩子學琴,大都是家長的決定,很少是孩子本人的愿望,這就很容易發生矛盾。這種矛盾解決不好,少說影響學習效果,嚴重的甚至關系到人命。我這樣說可不是聳人聽聞,而且確有事實根據。
據我所知,過去也好,現在也好,好象喜歡練琴的孩子不多,勿須諱言,這種狀況與我們的兒童鋼琴教學直接有關,但學琴前的思想準備不夠,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家都知道孩子愛玩,但卻不知道對孩子來說玩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個別家長一天到晚把孩子關在屋里練琴,不準孩子到室外與小朋友玩,這本身就是錯誤的,難怪孩子們要抗爭。有一個孩子就多次向他的老師講:“老師,您跟我媽媽說說,別讓我學琴了,好嗎?”無需我說您完全可以想象得出那孩子的聲音、目光和那顆純真的、企盼的童心是多么無奈。這個孩子是個好孩子,是個心態正常的孩子,他通過正當的途徑提出自己的懇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有些情況則已到了無法理解的地步。有的孩子為了不練琴,寧肯把自己的手割破;有個孩子為了不肯學琴甚至跳樓自殺。盡管這是個別的情況,但問題是嚴重的,值得警惕。
如何為孩子學琴做好思想方面的準備呢?我覺得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鈴木先生的做法值得學習。那就是要想讓孩子學琴,必須父母先學,當孩子對提琴產生了興趣,提出要求后,再教孩子學,我認為這其中是有其深刻的道理的?,F在學琴的大環境很好,很多孩子都在學琴,這對讓孩子學琴十分有利。我就認識一個孩子學琴學的很吃力,但你叫他不要學吧,他卻堅決不同意。為什么?因為他們家的兄弟姐妹個個都學琴,無一例外,已經形成了傳統,他要不會彈琴,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所以再苦再難他也要學。這也就是榜樣的力量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為孩子學琴做思想準備,也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年齡、秉性區別對待。如有個比較大孩子想母親提出要學鋼琴,這位母親并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先說明練琴的艱苦,要發很多時間練習,不能因為練琴影響學習;又說鋼琴是貴重樂器,購買要化很多錢,家中經濟并不富裕,她要孩子認真考慮,要學就一定要學好。于是家里就買了琴,請了教師,開始學琴。在學琴的過程中,孩子碰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一想到自己的承若,就毫不猶豫地克服困難堅持學習,最后這個孩子成了一個很不錯的指揮家。成名之后憶及此事,由衷感謝他母親對他的教育。
孩子學琴,大人也要做好思想準備。許多家長認為:買了琴,請了老師,就完事大吉了。其實不然,更艱巨、復雜的工作還在后頭呢。一般家長,很少想到孩子練琴,自己也要跟著學,這是其一。另外,就是對學琴的麻煩、困難估計不足。一開始學琴,孩子也大多數興高采烈,新鮮勁過去之后,不愿上課,不想練琴,麻煩事接連不斷。這時,若再碰上不順心的事,不耐煩,不冷靜,諷刺、挖苦、打罵孩子的事情,往往就會發生,結果鬧得全家都不高興。好事變成壞事情。一些聰明又淘氣的孩子,還會想出各種花招,逃避上課和練琴一會要喝水,一會又要上廁所,要不就肚子疼、手疼,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假如家長事前能有所準備,學一點兒童心理學,問題就可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否則就可能搞的無法收場。
上課前的準備,那就更多了。第一次上課之前,最好能讓孩子與老師見見面,相互有個了解,心理上也可以有個準備。孩子年紀小,有關的音樂知識,普通常識,如五線譜的五條線、四個間,譜號、譜表,音名、唱名,拍號、音符、休止符、音的高低,左手、右手,從1到5的五個阿拉伯數字,等等,事前教一教,學一學,這樣就可以節省大量上課時間。免得上課時現教現學,影響進度。
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每次課老師都會提出不同的要求,因而課前的準備內容,也必然不斷更新。特別是一些新樂曲,假如課前能夠唱一唱;在鍵盤上找出樂曲中的各音;按照樂曲在琴上試著彈一彈,假如有音像資料的話,再聽一聽,這樣教師教起來就會更加方便而有效果。但要注意,千萬不要自己瞎練,因為練錯了,老師還要幫你改毛病,那就越幫越忙,最后成了幫倒忙。
讀新譜時,一定要非常認真,一絲不茍。千萬不要彈錯音。該休止的地方一定要休止。音值的長短,音量的強弱,是連奏還是斷奏,都要嚴格地按照樂譜的規定,不能隨意亂彈。指法也要嚴格按照樂譜的要求,不得隨意改動。
以上這些問題,看起來似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但對培養孩子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對孩子音樂才能的發展,也有著密切關系,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課中領會鋼琴教學,大都是個別上課,教師水平,千差萬別;教學方法,因人而異;教學體系,紛然雜陳;所用教材,各具特色。再加上兒童的素質、性格,學琴的目的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兒童業余鋼琴教學,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在這里特別提醒家長門注意,教孩子學琴,請一位好老師是至關重要的頭等大使大事。教孩子學琴,教什么?怎樣教?教的效果如何?教師的主導地位、決定性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有人講: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這話雖有些偏頗,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不無道理。
有了好老師,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怎樣正確領會教師的教學意圖和要求,并加以貫徹執行。
為了能正確領會教師的教學意圖和要求,聽課時記聽課筆記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一份好的聽課筆記,詳盡地記錄了孩子學琴的全過程,這對研究、總結學習經驗和教訓都是大有好處的,也是課后練習的重要依據教孩子彈鋼琴,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恐怕就是彈琴的姿勢與方法。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其實很復雜。就以彈奏姿勢來說,怎樣坐?坐在琴凳的什么地方?身體是向前傾還是向后仰?手臂的彎曲角度,手腕的高低,手形,腳,腳凳處處都是問題。而且,彈奏的正確姿勢與琴凳的高低、位置,都有直接關系。任何方面稍不注意,就會影響整體。所以開始學琴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彈奏姿勢,處處按老師的規定要求去做,絲毫不能馬虎。一些初級鋼琴教材,對彈奏姿勢、手形,一般都有文字說明,并附有照片,可以作為輔導的參考。要求明確之后,每次練琴就一定要貫徹執行,通過實踐找出孩子彈琴的最佳姿勢和位置,養成習慣。
關于彈奏方法的問題,就更復雜了。怎樣用力?怎樣放松?怎樣觸鍵?不僅要老師講,家長還要親自去實踐,從中體會什么是真確的彈奏方法。這樣,輔導時才能做到準確而有把握。有些問題,光看外表還不形,學音樂更重要的還是要用耳朵聽,聽一聽自己彈的聲音是否合乎要求。所以說彈鋼琴的姿勢,方法,看來簡單,真正要按規定做好,并不容易。因此,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要給予充分的注意,否則,一旦養成壞毛病,以后很難改正,而且直接會影響到以后的學習。
彈琴的姿勢、方法基本解決之后,接下去就是鋼琴教學的一些觀念問題。鋼琴的教與學,沒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做制指導,必然走入誤區,影響學習。
鋼琴教學,是先聽后彈還是先彈后聽,看起來只是一個先后次序問題,卻反映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教學體系。
假如學琴的學生是按照聽、唱、練耳、識譜的順序準備的,那么他們看看譜子就彈琴,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他們在彈琴之前,已經有了對聲音的內心感受和表現要求。假如學琴的孩子在學琴之前沒有做聽覺方面的準備,一開始就看著樂譜去彈鍵盤上的相應的音,在觸鍵之前沒有聲音的感覺和表現聲音的要求,那么他彈出的聲音必然是死板的、機械的,毫無表現力,人就象一架機器,既無表現,更無創意,這種彈奏練習也必然毫無價值。在這里,同時也反映了大家一直在爭議的技術與藝術的關系問題;小孩子學琴要不要注意音樂的表現問題。我是非常贊同鋼琴教育家和演奏家涅高茲的話:“注意藝術形象應當與學琴及認譜同時開始。我想說,如果小孩子可以彈出任何一個簡單的旋律,就不許要求他這最初的演奏要有表情,也就是彈奏的性質要符合該旋律的要求?!蔽蚁M覀兊匿撉俳處熀图议L都來好好研究體會涅高茲的這段話,這對搞好兒童鋼琴教學是極為重要的。
音樂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藝術,在音樂表現中,技巧與藝術,永遠是密不可分的。沒有一定的技術根本就談不上藝術表現,但缺乏藝術表現力的技術也是毫無意義的。曾經有位聲樂教師練習發聲可以使整個禮堂都震動,站在大街上喊一聲,半條街都能夠聽見,但登臺表演,卻不如一個小學生,這不是充分說明了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重大意義嗎?
對技術與藝術這個帶有根本性的重要關系有個比較明確的認識之后,對教師為孩子所定的教學計劃,所選的教材,所提的要求,就會有個比較正確的領會,更容易接受,這樣輔導孩子練琴時,目的性就會更加明確,效果酒會更加顯著,對許多教材的優點、缺點,也可以一目了然。如《拜爾鋼琴基礎教程》主要都是手指和技術練習,樂曲僅占整個教材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對提高孩子們的音樂興趣、審美能力、藝術修養,顯然是不夠的。因此,在選用以《拜爾鋼琴基礎教程》為主要教材時,就一定要補充孩子們所喜歡的樂曲的數量。否則,就很難達到鋼琴教學的全面發展?!稖丈瓬\易鋼琴教程》在這方面顯然做了很大的改進,1-5冊主要都是樂曲,練習曲只有很少的幾首。盡管有些樂曲在藝術上尚不能令人十分滿意,但就是一個簡單的標題,也可以為孩子的音樂想象提供一個有利條件?!稖丈F代鋼琴教程》比《湯普森淺易鋼琴教程》顯然又進了一步。無論是技術訓練,音樂知識的講授,或是藝術表現,都更加完善。尼科拉耶夫、那坦松、瑪林尼科夫編著的《鋼琴初步教程新編》,除了注意民族民間優秀音樂傳統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主張加強音樂內心聽覺的訓練,把彈奏技術的訓練與音樂表現緊密相連,內容上也增加了一些比較新鮮的音樂語言 據我所知,目前我國業余兒童鋼琴教學所使用的教材,絕大部分都是國外的。在這里,我要特別說明一點,我并不反對引進,介紹、使用外國教材。我認為外國一切好的東西,都應吸收借鑒。但吸收借鑒的最終目的,是要發展建立我們自己的教學體系,編寫我們自己的系統教材。這是任何外來文化所無法代替的。外來文化再精美、再完善,也不能取代以中華文化為母語的音樂教育的歷史地位和價值。我們教孩子彈鋼琴,決不是僅僅學一點技術,而是有著深刻的藝術教育的目的。因此,我提醒一些教師和家長們,在采用外國教材為主要教材時,一定不要忽略了補充中國作曲家們的作品。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課后練習,這是個極其復雜的問題。因為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老師的要求,所選的教材,也必然各異。因此,在這里要把所有人的所有問題,都一一談清楚是不可能的。故只能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問題,談點意見,以供參考。
小孩子學琴,雖淺易,卻不簡單。教材的選擇、興趣的培養、基本功的訓練、進度的掌握、音樂知識的學習,以及家庭作業、輔導,處處都是學問,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當,都會給學習帶來不良影響,有的甚至產生不可彌補的損失。有句俗話叫做:“不怕慢,就怕站”,可是在練琴的問題上,一旦練錯了,這比不練還要糟糕。因為不練琴,大不了就是不進步,但練錯了,就必須化大量時間來改正錯誤。這就是我為什么一直強調,小孩子學琴,一定要方法對、路子正,找個好老師;在學習中一定要正確領會老師的意圖和要求,認真加以貫徹執行,刻苦練習的原因。一定要立即改正,不要拖,以免養成毛病,改起 練新曲子,無論是練習曲或樂曲。首先讀譜一定要認真、仔細。譜號、調號、拍號、音符、休止符、力度記號、速度記號、表情記號、演奏法方面的記號等,都要一一看清楚,看仔細,千萬不要馬虎。因為這些記號都與音樂表現直接相關,任何方面彈錯了,都會不同程度地歪曲作品的音樂形象。練琴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培養教育的過程。從小養成一種認真學習的習慣,這比多練幾個曲子,多背幾個單詞重要的多。
認真讀譜和不認真讀譜,差別是很大的,但讀譜這僅僅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地把它彈奏出來,練熟,達到登臺表演的水平,這就需要一絲不茍地練習了。下的工夫深,收獲就大,進步就快,這是肯定的。
隨著學習程度的加深,讀譜的內容,也會越來越復雜。在讀譜中,每增加一種新內容,無論是彈奏方法,或音樂知識,都要給孩子講解清楚,要教會孩子應該怎樣做。
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也可以給他們講一講音符的長短關系?,F在給孩子們講音符,一般不是切蛋糕就是比尺子。這兩種講法雖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我覺得音樂中的音符除了長短的關系外,還有個時間的關系。因而我主張給孩子講音符時,最好還是用鐘表的指針來說明,這樣就可以既有長度的關系又有時間的概念。如將秒針走一圈等于全音符;走半圈就是二分音符;走四分之一圈就是四分音符;走八分之一圈就是八分音符……
輔導孩子練琴,指法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在一些初級鋼琴教材中,幾乎每個音都標有指法。練琴時,一定要按照琴譜上標定的指法彈,這樣彈琴就可以形成規范的指法。在沒有標明指法的琴譜上,也可以自然采用合理的科學的指法。彈琴的指法是大有講究的,同樣一首音樂作品,不同的版本可能采用不同的指法。這些不同的指法都是作曲家、演奏家、或是教育家,根據音樂表現的需要和不同的訓練目的而精心設計的。因此,我們練琴時,一定要根據琴譜標定的指法去練,而且要把指法固定化。指法不固定,今天這樣彈,明天那樣彈,演出或上課時,很可能就會因為指法不固定而出差錯。
選用《拜爾鋼琴基礎教程》時要注意,由于長時間手指固定,有的孩子彈琴不是根據樂譜,而是根據指法。這樣表面看起來彈的很好,但沒有達到認譜的目的,結果造成很大的損失。
輔導孩子練琴,還要訓練孩子背譜。背譜可以有多種背法:視覺的、聽覺的、動覺的、理論知識的等等。我這里主要想講講怎樣利用音樂理論知識掌握樂曲結構,達到背譜的目的。一個鋼琴演奏家,一生不知道要彈多少作品。一場音樂會,兩個多小時,一般都要背譜,因此,學彈鋼琴從小就要訓練背譜。這也是訓練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方法。
背樂譜,也要背指法。特別是左右手彈相同的旋律,指法一定不同。不背指法,演奏就很容易出錯。。這對理解不同歷史時期,不同作者、不同作品的風格特點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來談談鋼琴彈奏技巧的學習問題。
鋼琴彈奏技巧到底有多少種?好象誰也說不清楚,因為到目前為止,鋼琴的彈奏技巧還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僅就傳統的一般彈奏技巧而言,也是多種多樣及其復雜的。盡管鋼琴彈奏技巧千變萬化及其復雜,但簡單的說,我認為也就是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彈奏出音樂表現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聲音。這話聽起來雖然簡單,但要完全做到卻很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說用不同的手(左手和右手)、不同的手指(12345指)、不同的速度(從最慢到最快),準確無誤地彈奏出鋼琴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使其發出您所理想的聲音,這其中的感覺、效果、難度,一定是千差萬別。因此我說“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彈出音樂表現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聲音”這句話,既可以作為小孩子學琴要求的開始,也可以作為鋼琴家畢生追求的鋼琴表演的最高藝術境界。這里的關鍵就看如何要求。
鋼琴的琴鍵有黑有白、有高有低、有里有;我們的雙手有大有小、有厚有??;五個手指頭有長有短、有粗有細。在手與鍵盤的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中,要彈出音樂表現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聲音,確實是件十分艱難的事情。因此,這就需要長期的、艱苦的、有目的的練習。通過練習來達到隨心所欲,想要什么聲音就有什么聲音。
一首優美動聽的樂曲,無論是旋律、節奏、和聲、織體、結構,都是作曲家精心設計安排的。小孩子練琴,首先要理解樂曲,然后才是表現。在表現中才能發現彈奏的缺點,在練習中加以改進。
。但一些藝術價值不高的作品,也屢見不鮮。 |
|